模具,模具拼音

最近同一时间在思考很多事,没能聚焦在其中任何一个面上进行深入思考,既然都不能自成一篇,那接下来几天我索性揉成几篇,想到的关于各个方面的关于:

关于痛苦和天赋。

从初中开始,我发现自己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刨根问底”,就是对那些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依然会去想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门要设计成四四方方的?为什么人会流血?为什么要睡觉?要吃饭?…

就是这些看似天经地义的事情,会让我强迫性地想破头,而且会延续性的想到很多很多。

我当时的痛苦,一部分来源于自己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搞清这些问题对我来说毫无意义”,但大脑总是会想在源头上得到解答。

结果总是很痛苦的无法得到令自己满意的最终答案,因为疑问会紧跟着上个解答继续发散。

比如我问自己为什么不愿去上学?答案是因为上学太累了,所以很痛苦。紧跟着的疑问是周末在家玩游戏的时候也很累,不断自责时也很痛苦,但为什么还是愿意继续玩下去呢?

就是这样无休无止…

最令人折磨和痛苦的就是大脑根本不听使唤,自己完全不能做到自主停下来,这种失控感特别要命,这种不停的追问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我更加焦虑。

我曾经甚至写满各种小纸条,想把问题暂时搁置到其他地方,但是没用,还曾经因为家人把这些纸条当做垃圾扔掉而痛不欲生。

可直到现在,我才意识到这根本不是“毛病”,而是一种天赋,是一种不断审视世界的好习惯,这个曾经令我痛不欲生的毛病,现在却成为我最为需要和珍视的宝藏。

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能让我从一个点开始不断提问题、不断发散,从而获得新的洞见。而我要做的只是放空自己,最终把不断追问、回答的过程和结果回忆记录下来即可。

这就是我一篇原创文章成形的经过。

其实,令你感到痛苦和困惑的,变向来看都可能是你的天赋和超能力所在。

像在漫威电影中,无论蜘蛛侠、绿巨人,或是反派毒液、电光人、沙人、蜥蜴人,在突然获得超能力的过程中,身心都在遭受极度的折磨,这貌似很符合大众的逻辑。

这个隐藏的逻辑和假设就是“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现实中,那些听力灵敏者,必然遭受比别人更多的噪音烦恼;视觉灵敏者,大脑必然承担更多的信息处理负担而极易疲劳;情感敏锐的共情者,必然会体会到更多的人间凄凉和悲苦。

我们时常更为关注自身的痛苦感受和问题,却很少思考这些痛苦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无限潜能。

因此,从当下起,你要郑重思考下自己的痛苦意味着什么,自己的超能力和天赋究竟是什么。

你无法摆脱这些痛苦,是因为痛苦就是拥有超能力必然的副产品。试着与痛苦共存,视之为常态,不纠结于痛苦,而是专注于如何发掘和发挥自己的超能力。

关于学习。

我的求知欲和刨根问底的本能需求特别强烈,这就是一种天然的学习张力,也只能通过学习和求知来满足需求。

既然自己大部分的富余时间都用作了学习,那应该着重考虑的就是学习效率的问题,我一直把“如何学习”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来思考,势必要将学习时间做最大程度的产出。

我以往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学习技巧”方面,曾读过很多很多关于学习技巧类的书,但发现大多数书中都只是在讲要“怎么做”,极少数能讲清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大多书中几乎就压根没想去解释为什么要这样。

结果我懂了很多技巧,但是感觉并没有什么卵用。

再后来,我发现技巧更像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没把学习的本质这件事思考清楚,再多技巧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像学习跑步技巧,你先要搞清自己是要跑百米还是马拉松?是竞技还是健身?因为跑百米的爆发和跑马拉松的耐力,其锻炼的技巧和侧重肯定有所不同。

如果这些基础的问题没搞清,单学技巧容易驴唇不对马嘴,毕竟你不能用跑百米的技巧去跑马拉松。

来看学习,学习这个概念太大,太大的概念就会很抽象,而“抽象”没有任何指导意义,有指导意义的东西都是具体的。

我对学习认知就是一句话: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即“学以致用”。

首先,要说下学习的对象“知识”,我将学习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一类是知识。

所谓信息,是具体的,信息只描述了一种情况,比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对信息的学习方式是“记忆”,学习的目的是“重现”。

信息只能解决和映射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中国的首都是哪里?”

所谓知识,是抽象的,知识描述了一类问题的所有情况,比如“人终会死”,对知识的学习方式是“归纳和总结”,学习的目的是“迁移”。

知识能解决一类问题,以及那些自己在生活中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知道“人终会死”这个规律,因此虽然自己还活着,但我知道自己之后肯定会死。

换句话说,知识是底层的规律和模式,学习的过程就是感知规律的过程。

其次,掌握知识就是去了解模式,运用知识就去迁移知识。

所谓迁移,就是获取一个知识后,就够生成新信息、解决新问题,就是将在过往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情境之中,举一反三。

比如瓦特从“蒸汽不断翻腾壶盖”,迁移到蒸汽动力机器上;现代仿生学的本质是在做生物知识的迁移工作;广告和诈骗是迁移和运用心理学知识最为广泛的领域。

有很多人的努力根本配不上学习成果,就是因为对学习对象用错了学习方法,错用记忆的方式学习需要进行迁移的知识

就像很多初中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变得非常吃力,就是因为考记忆的考点越来越少,而考迁移能力的知识点越来越多。

当学习时,对一个知识不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不去思考如何迁移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那就是在单纯浏览或记忆别人的表达而已,这种学法对自己的人生一点指导性的意义和贡献都没有。

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深有感触的文章是李叫兽写的《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他在一本神经心理学的书籍中读到这样一句话:

“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我读完这句话不会超过3秒钟就略过去了,但李叫兽对着这句话学了很多个小时,思考如何将其迁移到文案推广之中。

他会想到很多现实中广为传播的视觉化表达有哪些,比如雷军的“台风口上,猪也会飞”。

还有各种传统表达和视觉化表达的感受对比:

实现了多个目标——“一石二鸟”;

早行动更加有机会——“早起的鸟有虫吃”;

不要出风头——“枪打出头鸟”;

现在很害怕——“惊弓之鸟”。

后者的表达更具有可视化,也确实感觉更好、更易于记忆和传播。

我们和李叫兽阅读了同样的一句话,但我们可能却没有做任何的知识迁移,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重视培养这种意识和习惯

学霸和学渣,学的可都是一套教材、做得可都是老师给的卷子,效果却有天壤之别。

现在的问题就变为如何把看到的信息变成具有迁移性的知识,那就是“把书读厚和把书读薄”的能力。

我们在读到有“感触”的信息时,一定要停下来,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被这个知识触动了,要思考“这个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以及“这个知识可以用来改进自己的哪些行为”,这就是“学以致用”。

这就是建立知识与自我联系的过程,也是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你需要在各种已经“熟识”的信息之中,发掘“意外”。

关于量与质

我很推崇大量阅读,因为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可能推高你的起点,我们先默认每本书、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深入思考的结晶。

比如我这篇文章,我会用几个小时去思考和写作,然后呈现到你的面前,而很可能你仅需要5分钟的阅读时长。这就相当于你用5分钟的时间浓缩了我几个小时的所得。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传承过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你读《论语》,就是积累和传承孔子及其弟子一生所得。我们每学透一本书,都是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反过来,如果你没有学习到某本书,那你可能需要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才能爬到与巨人比肩的高度,当然这还要排除那些我们依靠自己怎么也领悟不到的知识。

所以读书必须要跑量,像胡适先生给的国学必读书单中有190种书,梁启超列出的最低限度的“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 有160种书,这些能做到读书“全覆盖”的人,大概率会超越一般人,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之所以要走量,是因为各种书籍材料就像拼图的拼块,我们要通过不断获取各类不同的拼块来完善“一张”拼图的全貌,最终让你对这一个知识的认知更加清晰和透彻。

在认知某个知识的过程中,可能少一两块关键的拼图块,你就会感到模糊和疑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大量进行刷习题的原因,我们要从各种侧面和可能性中,完善对一个知识点的全面认知。

但是,在求量的道路上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根本没有人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到全覆盖,生活之中总有那么多“小意外”占用掉大部分的时间。二是盲目求量容易“狼吞虎咽”,信息嚼不烂容易噎着大脑。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要精选书目,在读之前去豆瓣知乎上多看看评分和评价;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把握好学习的节奏,欲速则不达。

掌握学习节奏方面也很简单,我在前文中有提到过“有感触”,因为你的大脑拥有着跟视觉、味觉、嗅觉一样的灵敏度,对于好东西你一看便知、一尝便知,而对于真正的好知识,你大脑也同样会有感觉到意外和获得之感。

对于大脑感知到的这类好知识,一定要多做停留,这就是要进行求质的部分。

其实,世上存在的无数材料可能只是在告诉你“一个”知识,就像一个人戴着千万种不同面具示你,你不是要用心记忆所有面具,而是要用心识别出不同面具下的底层规律和模式。

抛开量和质,问题关键还是你是否已经能够完成规律的识别和构建。

大量的材料一旦帮你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同类信息便对你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当你越学越多时,会发现熟悉感越来越多,意外感越来越少。

如果感觉文章有用的话,敬请打开微信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哲新ii ,获得更多往期内容。

作者丨哲新,微信公众号“哲新ii”(ID:zhexinii),爬坡青年,价值创造者,在努力用文字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10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