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收购「我来」,想怎么来?

产业互联网这项比拼耐力的长跑游戏,如今看来还未到中场。

近期,钉钉爆出收购消息。协同办公厂商“我来wolai”(上海我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数位核心团队成员退出公司股东名单,公司法人变更为钉钉总裁叶军,公司由阿里100%控股

阿里内部人士透露,“我来wolai”并入钉钉后,团队将主攻智能化协作文档的研发和个人版文档

据了解,收购“我来wolai”在阿里钉钉内部,被视作近两年的“PLG(产品驱动增长)”长跑中,又补齐的一块短板。至此,钉钉文档、音视频、项目管理三架马车齐备。

在产品力上的持续加码,对内,让钉钉可以依托6亿用户的规模优势和对B端企服场景的理解和渗透,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和个人用户的竞争力。

对外,钉钉收购“我来wolai” ,让协同文档中原本以产品力优势领先市场的腾讯文档和飞书文档面临更大挑战。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的To B战场格局或许会再生变化。

为什么是wolai:小而美、用户口碑

在谈论行业更愿意的看到的To B“三国杀”之前,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

为什么钉钉会看上“我来wolai”?

要理解这次收购,就要先理解“我来wolai”最突出的优势——颇具竞争力的文档体验

从媒体报道、马锐拉微博的评论区,经常可以看到wolai用户自发涌来的评论,“体验真的好,希望收购后发展长远”。

“我来wolai”在个人办公协作市场能迅速崛起、积攒下用户口碑的原因之一,正是其创新设计理念“信息块”,帮助人们重新建构了处理信息的基本方式。

自从电脑为我们带来信息化办公以来,人们就长期受到一个难题困扰——如何处理电脑中碎片化的海量信息?无数科技公司在办公应用行业的兴衰成败,正在于谁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至今,全球办公应用行业发展经历三次迭代。第一次迭代发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 WordStarMicrosoft Office 等专业办公软件帮助企业解决了数字化信息处理的问题。进入 21 世纪,第二次迭代出现,基于网页端的 Google Docs 解决了“文件上云”和协同的问题。2010 年后,我们进入第三次迭代,以 Evernote 为代表的笔记应用解决了知识收集的问题。

但上述所有的企业办公应用,在基础的信息组织层面仍存在问题:它们仍然沿用了过往的文件系统模型,使得信息与信息之间缺乏联结,形成一个个孤岛。这不仅造成了企业维护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及管理混乱等问题,更让个人、企业很难保持一个实时更新的知识体系。

我们已处于数字化变革的新时代。企业对于多人实时协同需求增加,信息渠道拓宽,碎片化信息泛滥、知识工作者增多。随着数字化进程加快,以上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我来wolai”所有的文档体验创新,正致力于解决这一困境。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信息块”,类似文档贵族Notion的block理念,也由此被称为中国版Notion。

什么是信息块?过去我们在使用电脑办公时,能接触到的最小信息单位是一个个“文件”。但“我来wolai”将信息颗粒度进一步拆分细化,缩小成为“信息块”。每个信息块又无所不包,可容纳文字段落、表格、清单,以及嵌入来自外部的图片、视频等所有形式。

在同一个页面里,你可以用“信息块”的形式插入所有想放进来的内容。这些信息快可被非常容易地编辑、移动,链接,实时呈现后组成页面。

钉钉收购「我来」,想怎么来?

图注:wolai的信息块,源自wolai官网

这种以“信息块”为信息最小单位的设计,可以让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连接更为灵活且紧密。用户可以根据场景,通过层级或双向链接使若干页面链接到一起,最终形成一种网状的信息结构。

因此,“我来wolai”一经诞生便受到各大高校大学生、互联网从业者的拥护,成为小而美的代表。这恰恰反应出我们身处智能化变革时代,用户对于重构信息使用方式的巨大呼声。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处于内测阶段。未来,阿里很可能将AI大模型技术与钉钉生产力工具深度结合,这也意味着钉钉下一步将智能化作为产品发展的一项重点。

微软最近加速将最近爆火的人工智能ChatGPT整合进Office文档中,下周3月16号就将发布这一创新性产品;前不久Notion也推出了类似NotionAI的设计。GPT,被国内外科技圈的不少人认为可能是一次技术革命

钉钉在这一节点收购“我来wolai”,与达摩院的智能化产品研发,二者极有可能在未来产生新的化学反应,想象空间不小。

钉钉在打一场PLG的战争

钉钉总裁叶军上任以来,将钉钉的核心任务,从“做大规模”指向“做深价值”。

由这一战略指导挂帅,市场竞争中的落地目标十分明确:文档追齐第一梯队Notion与飞书,音视频追齐Zoom与腾讯会议。这意味着钉钉的主导战场必须转向PLG(产品驱动增长)。

这是一场用户体验的战争,这是一个钉钉曾经不占优势的战场。

在很多津津乐道的“三国杀”报道中,飞书长于文档体验,企业微信壁垒在与微信连接后的社交营销。

的确,钉钉的基因强项在于对To B企业的深入理解和落地,但对手在To C用户体验上则具有先发优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钉钉必须突破自己,实现产品力持续强化。

现在,形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钉钉的音视频队伍,率先打开局面,交出自己的产品力答卷。

钉钉2021年11月成立音视频事业部,3个月后,钉钉全资收购音视频PaaS公司拍乐云,产研团队并入钉钉。这一系列的动作意图很直白,持续耕耘产品力,提升音视频用户体验,力争进入视频会议第一梯队,并将音视频能力向软硬件合作伙伴开放。

与此同时,钉钉的另一只主力部队——文档,也正开足马力加入战场。

2022年3月22日,钉钉发布会上,钉钉对自研文档系列产品全面升级,进入云文档阶段;同年12月28日,钉钉7.0版本正式发布,协同类产品完成一次最大规模升级:钉钉文档、钉闪会、Teambition、知识库等协同产品同时升级,其中文档的提升力度最大。

钉钉收购“我来wolai”后,其文档产品力的优化速度将获得再次提升。一方面,wolai的体验优势和文档协作技术,会提速钉钉在文档赛道的能力。另一方面,wolai在大学生、极客人群、团队用户中具有口碑优势,这带给钉钉的是对这类人群的竞争力。

收购“我来wolai”,让钉钉补齐了一块核心体验短板。至此,钉钉在体验战争中的“三架马车”已经齐备。音视频、文档、项目管理,为钉钉 “做深价值”打好基础。这无疑将有利于钉钉面对日益激烈的产业互联网2B竞争环境,继续发挥其市场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投钱投人投时间,耐心长跑

最近两年,钉钉战略转向“做深价值”。为此,DAG(日活跃企业数)这个价值指标被提到重要位置。

这对钉钉提出了双重要求:既要扎根行业、洞察企业痛点;又要理解个人用户、把握心智变化

显然,这种转向并非一朝一夕可成。瞄准这两大靶心,钉钉在两年的时间中“双轮”推进。

左轮:腿上带泥,深入扎进每个重点垂直行业内部。教育、互联网、制造业、医疗、政务、零售,是钉钉扎根最实、壁垒最深的六大行业。钉钉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在理解B端企业上,据公开报道,叶军每周会亲自走访一家企业。两年来,钉钉上100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上、1万人以上的企业组织数均增长一倍左右。截至目前,钉钉上百万人以上的企业组织超过30家,10万人以上的企业组织超过600家,2000人以上企业组织贡献钉钉近1/3活跃度。

右轮:死磕体验。这曾经是钉钉的短板,但需要长期投入。然而如今的钉钉,用户已突破6亿,企业组织超过2300万,在规模上占据优势。没有DAU焦虑的钉钉,可以允许花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投钱投人投时间去提升产品力。钉钉内部创新、外部收购同时发力,逐步构建起音视频、文档、项目管理的产品力阵地,包括此次收购“我来wolai”,钉钉在此布局中再下一城。

To B战场中另两大玩家,飞书脱胎于字节跳动的先进组织力外溢,以创新式体验见长;腾讯依托于强大的社交基因,腾讯会议、腾讯文档和企业微信都以连接力和产品体验见长。

只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三国杀”不只是文档、会议的单品竞争,这些地基产品外,钉钉还有低代码、行业解决方案等高壁垒的业务。

而以钉钉为前锋的阿里产业互联网板块,在规模优势领先、深耕垂直行业的情况下,继续细致打磨产品,在竞争中展现出了充分的耐心与长线思维。

战场上的玩家各有所长,胜利的天平往往会倾斜向,更有行动力补齐自身短板的一方。2023年各方重整兵马,一场鏖战亟待打响。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10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