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真不是好事。
参加葬礼,真是不幸。
很不幸,参加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葬礼。
一种是山西农村的,重点在哭,所谓哭丧,名副其实。
不论是直系家族的人,还是旁系亲戚,甚至邻居朋友,都是葬礼的宾客。
主家的人,凡是辈分低于死者的,一律披麻戴孝,男的在灵前,女的在灵后,一律双膝跪地。当然,个别辈分虽低,但年龄老迈到无法下跪的,可以坐小凳子。这种事,一般要大家族才能碰到。
葬礼开始,就是唢呐和二胡声音的开始。唢呐、二胡的声音,和人的哭声几乎一模一样。唢呐一吹,二胡一响,心里悲戚的人,不由自主就是泪似滂沱。
主家人跪好后,有葬礼主持,农村称“总管”的,负责为来参拜吊孝的宾客报名的,亲家、朋友、邻居等等,来一人报一人,来一家报一家,声音宏大,要让整个葬礼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宾客到一人或一家,主家的人都要下跪磕头、痛哭,直到宾客参拜结束、扶起主家代表,也就是孝子和长孙。
这就是“吊孝”环节,小家族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大家族起码两个小时以上,足以让主家哭到浑身虚脱,声音沙哑。
除了白天的“吊孝”,晚上还要“巡村”,就是让死者重新走一遍熟悉的村子。五户一停,十户一歇,没有严格规范,但队伍一停歇,主家的人就得放声痛哭。
按照农村惯例,出殡之前,每天白天都有“吊孝”,晚上不“巡村”的,还要增加“吊孝”。
三天出殡也罢,五天出殡也罢,主家的男女没有不崩溃的。
当然,每次的葬礼之后,村民都议论纷纷,评说主家哪个人哭得最惨烈、哪个人最奸猾,哪个女人的哭丧词语唱得最好,哪个女人唱得最假等等。
这样的评论,持续时间很长,甚至遍传十里八乡,足以影响到家族的声望,影响到下一代的男女婚姻,所以很少有家族敢不当回事的。
总之,山西南部农村的葬礼,就是一个字:哭!
至于农村越来越多的葬礼节目表演,不提也罢,太闹心:主家的人在痛哭,节目却是让观众大笑的。这样的提议,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出来的,极其的有创意。
而广西壮族则完全不同。
农村壮族的葬礼,布置简单,灵堂也不需要太多设备,男女老幼穿孝服,头上白带、腰系白布,拿着凳子坐在灵堂。也用不到山西老家动辄五六千,甚至上万元的棺材,相对简单得多。
广西壮族的葬礼,完全围绕超度来进行,与其说是一场葬礼,不如说是做了一场法事。
葬礼的开始,就是道公超度作业的开始;葬礼的结束,就是超度结束;超度结束,即可出殡。
九个或十个道公,有一本厚厚的经书,用壮话、唱出来,配合着鼓、啰、镲,还有特殊的步法、舞蹈,组成超度作业。
这套仪式,一开始,就不能停,还要通宵进行,极其消耗人。
这套仪式,似乎是以啰声为主,好像有一个人在大声念经,完全没有悲戚的意思,还能冲散主家和亲戚朋友的哭声,所以,很少看到某一个能连续哭十分钟的。
一本经书,唱完、跳完、颂完,就是出殡了,几乎没有给主家留下痛哭的时间。
总结广西壮族的葬礼,就是两个字:超度。
广西的葬礼很干净、纯粹,没有听说什么表演的,还好。
经历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葬礼习俗,越发感觉老话说得对: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一个哭丧,一个超度,说不上哪个更好。
反正,不论是哭丧也罢,超度也罢,都很消耗人。
哭丧,是持续地痛哭,但还有休息的时间。
超度,却是连续作业,基本没有休息时间。
看来,不管何种风格,葬礼都不是好事。
再也不想参加葬礼了,不管哪种风格。
(创作不易,关注就是最大鼓励,谢谢!)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1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