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人好心也会做坏事?这是一个看似违背常理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都会遇到,其实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来揭露惊人的处世哲学。
究竟什么是物极必反呢?古代的先贤深谙其中的道理,但是又没有明确告诉我们。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孔子的做法。
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别国赎回了几个鲁国的奴隶,为了凸显自己的道德高尚和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就没有去找国王报销赎金,于是就一夜爆红了,成为了全民偶像,但是却招来老师孔子的大骂。孔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鲁国规定只要在别国赎回鲁国的奴隶就可以领取赎金,子贡赎回了奴隶却不去领赎金,被视作高尚的人,长此以往下去,人人都想做高尚的人,赎回了奴隶都不去领赎金,有些家境贫困的人如果也想要做高尚的人,肯定是没有那么多金钱的,就不会再赎回奴隶了。这样鲁国推行赎回本国人的做法就名存实亡了。有人说子贡是做了件好事,但是孔子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孔子的做法其实在提醒子贡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要说到《道德经》中的一个人生之道——物极必反!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就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提出一个“美”与“丑”、“善”与“恶”的辩证关系,指向了一个人生的“大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子贡的做法其实违背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道理,在老子看来“美”与“丑”、“善”与“恶”是有界限的,“美”过了极限就成为了“丑”,而“善”与“恶”也是同样的道理。
老子所说的“美”与“丑”、“善”与“恶”是我们所理解的含义吗?千百年来,很多人都众口一词,认为老子口中的“美”、“丑”、“善”、“恶”就是我们普通人所理解的含义。
但是晋代的王弼却有一种另类的观点,他认为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被后人误解了,并不是我们普通人所理解的“美”、“丑”、“善”、“恶”。
在王弼看来老子的原意应该是:“美”所指代的是“喜欢”,“恶”所指代的是“厌恶”,“善”所指代的是“赞成”,“不善”所指代的是“反对”。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原意,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所喜欢的,是美,这是令人厌恶的;都知道自己所赞成的,是善,这是需要反对的。
也就是说老子并非想要告诉人们“美”与“丑”、“善”与“恶”的关系,最真实的想法应该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喜欢和赞成的许多东西,从表面上看是美和善的东西,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有可能是令人厌恶和反对的。
现在就不难理解子贡明明做了善事,孔子为什么还要破口大骂?其实在一些人看来子贡做了件好事不留名,是一种值得人们赞赏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子贡的行为是令人厌恶的,孔子骂子贡其实是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所作所为,“自今以往,鲁国人恐怕没有人在赎奴隶了!”这是孔子所担心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子贡的行为是学不来的,说白了美好丑恶,是是非非,谁又能分得清呢?万物因果相依,都离不开一个“道”,道法自然,如果从这里来看,似乎道家的一些观点与佛学还有些联系,都离不开一个度。
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中写道“人这辈子,无须过度求满,否则物极必反,好的人生在于不过度。”不管做什么,只要适度才是最好的,适度的追求可以使人上进,倘若是过度的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到头来反而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中的薛王贾史4大家族的灭亡,无不是这个道理。
元妃省亲时,贾家花费巨资来修建大观园,只为那短短的几个小时,就连贾元春都批评自己的母家太过奢侈了,但是贾家的人不知道吗?通过剧情很明显都知道贾家的底子已经空了,但是还是希望维持住短暂的奢华,保留住体面,最后,贾家被抄家,抄出来几箱的当票,连抄家的官员都觉不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贾元春已经看到了贾府穷尽其力建造了大观园,表面上看起来是奢华,实质上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因此在元宵节出了一个谜底为“炮竹”的灯谜,反而被贾母所嫌弃,随后又开始了嬉戏玩乐,物极必反正是薛王贾史4大家族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和贾元春都看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所采取的措施不同,结果也是不同,子贡做了件违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事情,被孔子破口大骂,子贡所作的事情,看似值得人们夸奖,却已经成为了令人厌恶的事情,子贡所代表的所谓“高尚”已经突破了一般的“高尚”,如果孔子不加制止,势必会带来反面的结果。贾元春面对贾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而进行善意的提醒,但是叫不醒“装睡”的人,到头来,元妃薨逝,贾家轰然倒塌。
贾家众人和子贡,看似做的事情不同,但却都是老子所说的“美与丑”、“善与恶”的事情,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老子所倡导的“美与丑”其实就是想说的是物极必反,现如今的很多的“老虎”和“苍蝇”不也是这样吗?刚开始的时候只敢贪污一些小的物件,慢慢地成为了巨贪大恶,无不昭示着物极必反。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二章用仅仅的21个字,看似在说“美与丑”、“善与恶”的关系,最根本的是在说明物极必反的人生大道。
反过头来,我们看子贡的做法,最开始的时候大众都认为子贡好人好心做了坏事,只有孔子不认同子贡的做法,从老子的人生大道的观点来看,子贡是好人坏心做了坏事,当不恰当的人做了都认为是好事的时候,绝不能附和这样的做法,到头来就会应验了老子所说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人的一生无非是为了“名”与“利”,但是在追寻这些的过程中,需要切记老子所告诫的“美与善”,不可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一旦越雷池一步,恐将功亏一篑,将“物极必反”视为自己追寻“名”与“利”的“大道”才会名利双收。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3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