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构建的一个,在那个历史时期他认为最美的乌托邦乡村。远离人间,没有战火。“桃林数百步,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安居乐业、和睦共处且自给自足。从其“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规模来看,应该不小,几十上百户应该是有的吧。这样的神仙境地,即使在现代对那些试图寻求心灵抚慰的人来说,也绝对是个好的去处。那么这么好的地方,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它是否是成立的呢?
人人都是粮食生产者,吃的肯定没有问题。村子里要有衣穿,自然少不了种棉养蚕缫丝织布做衣之人,穿得暖也不是问题。家家都有房子,应该是大家合伙自建的。房子衣服食物,这三样人最基本的需求都有保障,大概就剩下老婆孩子热炕头儿了。如果再没有其他的需求,这看上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毛病。但我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
比如,人不舒服了要去看医生吧,要有药。屋子太空了得有桌椅板凳。厨房里得有锅碗瓢盆。种地得有锄犁耧耙。收获后得有石滚碾子箩。做饭得有碗筷陶罐之类的。当然,还有很多我们生活中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所以要有医生木匠铁匠陶匠。还有,人是有思想的动物,除去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还有精神层面的东西。空虚寂寞冷了怎么办?一定要有书读,于是就有了教书的、写书的、说书的,自然就更少不了做笔墨纸砚这些文具类的匠人。古人靠饮酒为乐,这个似乎可以忽略不计,过去家家酿个小酒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有了匠人这个职业就形成了价值差。医生会觉得我给大家看病,啥也得不到,岂不是很傻?教书的也不平衡,说看那些种地的,除了种地啥也不干,我教他们读书识字,整天忙的要死,这怎么行。其他职业的人大概也都会有同样的想法,怎么办?当然是拿东西换了。于是,村子内部就存在以交换劳动价值而产生的资料流动,贫富产生了,矛盾产生了,开始出现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阶层了。
要维持这个小社会的运转,就要对人的道德标准、个体修养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有个声音,来呼吁大家讲奉献,不计得失,但这样的作用往往是不够的,因为发出这个声音的未必是哪些付出劳动却没有得到相应报酬的人。怎么办?必须得出一个类似章程的东西来规范,定一个可以计量的标准来维系一种平衡,于是乎,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提到了桌面。谁来执行呢?当然是推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由他监督执行,于是,权力诞生了。
权力出现了,更多的不平衡开始了。这也中国从原始群居到部落氏族社会进度的一个必然原因。黄渤的电影《一出好戏》也讲了这样一个规律,只不过他的圈子更小,资源更少。因此,从现代经济学的层面来看,桃花源这样的小社会是很难维系的,除非,人人都是低欲望的,只满足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低欲望小社会是否成立呢?
当然没有问题。我们只需要简单衣食住,连行都不能有。我们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以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及生活需求,人人都是瓦工、家家都有木匠铁匠陶匠。如果实在做不来,一些简单的交易也不会打破这种平衡,毕竟,思想单纯、物欲寡淡的群体,偶尔讲一下人情,做出点无偿的奉献还是没有大问题的。过去农村,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事很常见。直到人工工资飞起才慢慢地不帮这个忙了。
那生活在这样的小社会里,是不是幸福的呢?这要看对幸福的具体定义,无欲无求的社会,简单的温饱就是幸福。放在当下,是很难获得认同的。我们观念,已经被房子车子票子,别人有的我也有,这些市场经济手段毒化得忘记初心了。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4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