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阅读肖忠生(福州市社科联原副主席)著《中国近代史研究文选》一书,颇有收获。这是他30多年从事研究社会科学和地方文史的丰硕成果,堪称一本难得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中国近代史研究文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全书分为十个部分:林则徐与师友篇、马尾船政文化篇、中法马江海战篇、中日甲午海战篇、戊戌维新变法篇、辛亥革命与福州篇、文化教育篇、榕台关系篇、其他和大事记,共56万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州近代史的发展简况,含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宣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早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为了研究中国历史,他不辞辛苦,不分寒冬酷暑,深入省、市图书馆,挖掘、搜集和整理资料。《文选》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林则徐虎门销烟已家喻户晓,“林则徐与师友篇”又介绍林则徐与陶澍、龚自珍、李彦章、黄爵滋、邓廷桢、陈连升、张维屏、姚莹、黄宅中的师友关系。他们志同道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支持林则徐赴广东禁烟,支持农业改革,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和海防建设。
在“马尾船政文化篇”中,介绍左宗棠、沈葆桢为使国家富强,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培养了许多建设人才和海军人才,在建设国家和抗击外来侵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在保卫台湾、中法马江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中不怕牺牲,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事迹可歌可泣,值得纪念。
在“戊戌维新变法”篇中,介绍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危机十分严重。这时,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林旭等维新变革志士,为了挽救国家危亡,积极投身到维新变法运动中,事迹感人。这场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们为了挽救国家,所表现的改革精神和爱国精神值得称赞。
在“辛亥革命与福州篇”中,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加深对中国侵略,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生活贫困。为了拯救祖国,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者,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运动。《文选》介绍了辛亥革命在福州:孙中山访问福州;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福建十杰”林文、林觉民、方声洞、林尹民、陈可钧、陈与燊、陈更新、冯超骧、刘元栋、刘六符;黄花岗“连江九烈士”黄忠炳、王灿登、卓秋元、胡应升、魏金龙、陈清畴、罗乃琳、林西惠、陈发炎;黄乃裳、林森、黄钟瑛等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在“文化教育篇”中,介绍沈葆桢、严复、黄乃裳、冰心、刘家谋、林纾、萨本栋、陈嘉庚、谢金銮、胡文虎等办教育,他们辛勤育人,培养许多有用人才,促进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值得称赞。
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1898年翻译《天演论》,号召国人要“救亡图存,与天争胜”。他从事教育20多年,是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
黄乃裳在福州参与创办福音、培元、英华三书院,参加戊戌变法、创办报纸宣传革命,还带领闽清、古田、屏南等地乡亲,到马来西亚沙捞越诗巫,创建“新福州”垦场,是一位著名爱国华侨领袖。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女作家。1926年7月,冰心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入燕京大学国文系任教,后又赴日本讲授中国新文学。她热心办教育,为教育的发展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关心农村妇女教育,辛勤培育下一代要爱祖国爱人民。
在“榕台关系篇”中,介绍甘国宝、梁上国、沈葆桢、严复、林森等对保卫和建设台湾所作的贡献,说明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选》可作工具书参考,具有可读性、真实性、资料性,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增添内容。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6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