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期间,经过半个多月的家庭治疗、物理治疗等治疗手段,25日,14岁的淮安少女小美(化名)在奶奶陪护下,在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办理了出院手续,而此前,她因用刀片对自己的手臂多次实施自残行为,导致手臂上伤痕累累、留下的割痕触目惊心。14岁少女为何屡次自残?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五病区主任杨林告诉记者,根据小美及其奶奶的自述,以及医院的诊断,小美因种种原因患上抑郁症。
14岁少女手臂割痕触目惊心
孩子在家自残,用刀片划手臂,医生请你救救她……据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杨林回忆,半个多月前,小美在奶奶的陪护下来到心理科就诊,相对于奶奶既心疼又焦急的眼神,14岁的小美神情倔强,显得满不在乎。
14岁少女小美(化名)手臂上割痕触目惊心。
小美用刀片割自己手臂,作为心理医生的杨林说,虽然他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挽起小美的衣袖,眼前的一幕让他心里一阵酸痛:十多条深浅不一、新旧交替的割痕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当问及为何选择自残时,小美只是很轻蔑地说了一句:“因为成绩不好啊。”说完便用衣服捂住头,拒绝沟通、一言不发。看着小美的举动,杨林明白,小美的心结绝不在于成绩差,要想让小美打开心扉,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必须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治疗手段。于是他立刻安排对小美进行检查,根据各项检查及专业的心理测试结果,小美被诊断患有抑郁症。
面对诊断,小美的奶奶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她不明白为何在家吃穿不愁的孩子怎么会得抑郁症。激烈的情绪之下,她一边推搡着小美,一边哀怨道:“你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小美则是神情漠然,一言不发,眼神里却是充满恨意。为了小美的身心健康,杨林告诉奶奶,为了防止小美再次出现自残现象,建议住院治疗。
心理治疗室里她说出自残原因
小美住院期间由奶奶陪护,然而病房中经常传来她和奶奶的争吵声。一天,奶奶又因为某件小事在指责小美,而小美则双手抱膝坐在床上,任凭奶奶对她数落。杨林看到后及时进行了劝导,并将小美带到心理治疗室进行疏导。
交流过程中,小美渐渐放下了戒备。她告诉杨林医生,自己左手先天残疾,幼年时父母离异。自那以后,她便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为自己的先天残疾,她觉得家中所有人都有些嫌弃她。奶奶性格强势急躁,经常因为小事对她吼叫,爷爷对她更多地则是不管不顾。几年前,小美的父母分别再婚有了孩子,对她的关注度更加减少。
14岁少女小美(化名)手臂上割痕触目惊心。
小美说,小学时她努力学习,希望用好成绩博得大人的关注,好在功夫见成效,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学习便成了她的心灵寄托。然而上了初中之后,好像身边的人都开始发力,任凭自己如何努力,考试成绩却总是在中游徘徊,原本一颗骄傲的心渐渐被磨得没有自信,她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成绩的下滑,让家人更不喜欢我,老师和同学也在慢慢孤立我,我心中的委屈和愤懑无处倾诉,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不满,心情也会好一点。”小美双眼噙着泪水说道。
希望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找到症结之后,杨林主任及医疗团队根据小美的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制定了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联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专业治疗方案。杨主任介绍,小美的情况比较特殊,家庭因素是引发她现在状况的重要导火索,因此在治疗中也加入了“家庭治疗”——医生、小美、奶奶三方面对面进行心理疏导,以求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据杨林主任介绍,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发普遍。《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8月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杨林主任表示,心智还在发育中的青少年非常敏感,他们用自己的心感知着周遭事物,但是不会自我调节,不懂得如何正确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因此,及时发现青少年抑郁的预警信号,尽早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孩子应对抑郁情绪,避免孩子发展成严重的情绪障碍尤为重要。如果不能解决,要立即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通讯员 丁华珍 程思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校对 徐珩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9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