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1699 年六月的一天晚上,一个名叫孔尚任的士人放下了手中的笔,看着面前的稿子,他显得很平静。十年了,走访过多少地方,寻找过多少知情人,十年的心血,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段文字。
时间一晃而过,十年前听到的那个故事仿佛还在耳边。
明朝末期,宦官专权,时局动荡,南京城的媚香楼中,有一位名叫李香君的头牌歌妓,不仅歌唱的好,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香君结识了爱国志士侯方域,两人相亲相爱,共同参与抨击阉党的斗争,侯方域将一把亲自题诗的折扇赠送给李香君作为定情信物后,由于一些原因不得不暂时离开。为了报复侯方域,宦官阉党们得此机会强迫李香君嫁人,而她却以死相拒,血溅折扇,险些丧命。一位画家借血点,在扇子上画出桃花一枝,并未折扇题名桃花扇。
内有宦官压迫,外有清军侵犯,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之下,李香君不畏强暴的反抗之举,引发了世人的赞赏和共鸣,她的故事也被人们广为传颂。
故事发生四十多年后,传到了孔尚任的耳中,他受到极大的触动,决心将其写下来。孔尚任的祖籍为山东曲阜,是孔子的六十四世孙,作为孔子的后代,他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立场和思想倾向的人士。漫长的十年时间里,他到处走访故事的知情者,调查故事发生的细节和背景,终于完成了戏剧的创作,取名为《桃花扇》。
与其他小说戏剧不同,《桃花扇》写的是真实的故事,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离合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成功地把爱情描写和各种斗争结合起来,把传统的爱情戏剧提到了新高度。
小说结尾处,国破家亡,侯方域和李香君双双出家,令人感慨,当时尤其是那些明朝的遗民,读后更是深有体会,纷纷流下眼泪。
《桃花扇》后来被评为中国十大悲剧小说之一。
虽然《桃花扇》为孔尚任带来了名誉,却也带来了挫折。当时的皇帝听闻《桃花扇》的名头,连夜让人送至宫中细读。一番阅读后,皇帝认为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反清复明思想,因此非常恼火,于是下令罢免了孔尚任的官职。
被罢官后,孔尚任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到家乡曲阜过着清苦寂寞的生活,终在抑郁之中走完了剩下的人生。
但他留下的剧本《桃花扇》,几百年来历演不衰。
正所谓是“千秋绝唱桃花扇,万古奇文论语篇”。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9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