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阴阳,人曰公母,天地雌雄。人之公母曰男女,动物之公母曰雄雌。动物如果单就“公”的而言,或曰“公”:公牛、公羊;或曰“牯”:牯牛、牛牯;或曰“郎”:郎猫、郎猪;或曰狼,狼猪;或曰男,男猫。
“牯”源于“雄翁公→昆卵根→角脚搞睾姣交牯……”,然而“公,平分也”与性别之“公”有啥关系呢?“郎,亭名”,更是与性别之义差八帽子远。还有“良,善也”,何以女人可以称丈夫为“良人”,使之跟性别搭上关系呢?
一、公,雄也
【公】《说文·八部》:“平分也。”古红切。
这是而今“公平”的来历,与称“雄性禽兽”为“公”的“公”如公鸡、公牛、公狗之类,看不出瓜葛来,《汉语大字典》对此也未列举书证,一般解释“公母:雄雌的俗称”,那“公,雄也”大约开始于何时呢?未列书证一般是近现代才出现的词义,但“公”之此义,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就有用例:
【公】称雄性动物。如公牛、公鸡。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酱法》:“母蟹齐大,圆,竟腹下;公蟹狭而长。”——汉语大词典
晋刘敬叔《异苑》卷九(须变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张,此燕卵也)、《木兰辞》用“雄雌”(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黄河清《近代汉语词源》收有“公畜”一词(“母畜”出自同一文):
【公畜】雄性牲畜;种畜(为配种而饲养的雄性动物)。1957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大力保护和繁殖牛马驴骡骆驼猪羊兔等家畜和适当地繁殖各种家禽。特别注意保护母畜、幼雏和种公畜。
或以为,以 “公”称“雄”是“公”之“君、父”等称谓的引申。此说或能解惑,但我们认为“公”更大可能源于“雄”。
【雄】《说文·隹zhuī部》:“鸟父也。从隹,厷hóng声。”
还可以参考如下这些词:
【猪公公】种猪;公猪。徽语,浙江建德。
【猪牯】公猪;种猪。①江淮官话,湖北浠水。②西南官话,湖南临武。③吴语,浙江温州、青田、江山。④赣语,江西南昌、高安老屋周家、新余,湖南浏阳南乡,福建泰宁。⑤客话,福建龙岩万安、明溪、武平、连城庙前,广东梅县、大浦、惠州、从化吕田、中山南蓢合水,江西南部。张嵚坡《赣南的客家民歌》:“你只死~面厚。”⑥粤语,广东三水、东莞、江门白沙、新会、泰山。1920年《赤溪县志》:“今俗凡畜之牡者皆曰牯,如牛曰牛牯,猪曰猪牯。”⑦闽语,福建福鼎、顺昌埔上、永春、莆田,广东汕头、海康。⑧土语,湖南临武。
【猪牯子】专供配种的公猪。①西南官话,四川成都。②湘语,湖南吉首。③客话,福建武平,广东东莞清溪。
【猪牯头】专供配种的公猪。客话,江西赣州蟠龙、上犹社溪。
【猪牯里】专供配种的公猪。赣语,江西永修。
【猪客】种猪。赣语,江西莲花。
【猪哥】公猪;种猪。①客话,广东梅县、大埔,福建永定下洋、龙岩,江西万安。②粤语,广东台山、新会、开平、恩平。③闽语,福建厦门、龙岩、漳平、莆田、永春,海南海口琼山,广东海康、潮州、潮阳、揭阳,台湾。
【猪家】公猪;种猪。①赣语,湖南耒阳。②客话,广东中山南蓢合水。③闽语,福建松溪。
【猪豭】专供配种用的公猪。①古北方方言。《说文豕部》:“,上谷名豭。”②赣语,湖南耒阳。③客话,福建连城庙前,广东大埔。温廷敬《大埔新县志方言》:“牡猪不阉者曰~。”④闽语,福建建瓯,广大汕头、海康、潮州。李新魁《潮州方言词考源》:“潮州话称公猪为‘猪哥’,原词当为……《方言》第八:‘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正义》:‘豭,谓豕之牡者。’”
【猪角】种猪。闽语,福建福州、福清。
“角猪”跟“脚猪”是一回事,可以认为“角、脚”相当于“豭”。参考公猫、雄猫之“猫牯”(吴语,浙江云和;湘语,湖南衡阳;赣语,江西新余;客话,江西上犹社溪;粤语,广东江门白沙;闽语,福建顺昌)、“猫儿公”(闽语,福建邵武)、猫子牯(闽语,福建建瓯)。
二、良、郎、狼、男与“龙”
【猪郎】公猪;种猪。①徽语,安徽绩溪。②吴语,上海,上海崇明、奉贤、宝山双草墩,江苏苏州、无锡、苏州吴中光福。③粤语,广东广州、阳江、珠海前山、信宜。④闽语,广东中山隆都。
【猪郎子】专供配种的公猪。西南官话,广西桂林。
【猪郎公】专供配种的公猪。①西南官话,贵州黎平,广西柳州。1981年第10期《小说月报》:“他喂着,专门游乡串寨,帮助喂猪娘子的配种。②土话,湖南降水。
【猪郎子】配种的公猪。湘语,湖南衡阳。
【猪家郎】配种公猪。粤语,广西陆川。
【郎猫子】公猫。东北官话,内蒙巴林左旗。
【郎狗】公狗。东北官话(黑龙江佳木斯)、北京官话(内蒙赤峰)、冀鲁官话(天津)、中原官话(河南商丘)
【郎猪】公猪。中原官话(河南灵宝)、晋语(河南焦作)、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四川成都)、赣语(江西波阳)
我们看:
【郎】《说文·邑部》:“鲁亭也。”鲁当切。
【狼】《说文·犬部》:“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还有“狼”系词:
【狼猫】公猫。①晋语,山西静乐。②兰银官话,新疆哈密。
【狼猫儿】公猫。冀鲁官话山,山西广灵。
【狼猪】公猪;种公猪。①中原官话,山西襄汾、临猗。②西南官话,贵州清镇。
【良】《说文·畗fú部》“善也。”吕张切。
从“良、郎、狼”的《说文》所列意思,很难把“良人、郎猫、郎猪、狼猫”之类“雄性”关联起来。河南郑州、洛阳(中原官话)称公猫为“郎猫”。为什么叫“郎猫”呢?
汉魏以后,“郎”就成为权贵子弟的美称。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三》:“良人即良家子,所居曰郎门、郎屋。故晋宋至唐郎为尊称。”唐李白《横江词》:“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郎,本是对一般男子的称谓,后来隐喻引申到雄性的动物上,称雄性的猫曰郎猫。郑州称没有阉割过的公猪曰郎猪。(刘宏、赵祎缺《河南方言词语考释》“郎猫”条)
如果我们参考:
【男】《说文·男部》:“丈夫也。”那含切。侵部(闭口韵-m)。
【龙】~,阳物也。(《论衡·订鬼》)力钟切。
和
【猪龙】种猪。赣语,福建建宁。
【猪男】种猪。官话。福建南平。
就不难理解了。
三、郎爸/罢、侬爸,郎奶、侬奶
【侬爸】父亲。闽语,福建闽侯洋里、古田。
【侬奶】母亲。闽语,福建闽侯洋里、古田。
【郎爸】父亲。闽语,福建福州福鼎、宁德、寿宁、永泰。也作“郎伯”。
【郎伯】清梁章鉅《称谓录》:“《天中记》:‘闽人呼父曰郎罢’,一本‘郎罢’作‘郎伯’。”也作“郎罢”。
【郎罢】福建福州、仙游、莆田、永春、。唐顾况《囝》:“男别,心摧血下。”宋陆游《戏遣老怀》之一:“阿囝略知老,稚孙能伴太翁婿。”
【郎罢囝】父子。闽语,福建莆田、仙游。
顾况自题注:“《囝》,哀闽也。囝,音蹇。 闽俗呼子为囝,父为郎罢。”综合分析侬爸、郎爸,侬奶、郎奶,“郎”当读如“侬”。侬,我你他均可,此处当“我”。侬爸,我爸;郎罢,我爸也。
四、郎莫子
【郎莫子】公猪。中原官话,河南确山。
郎,公也,雄也。
【(殁)】《广雅·释兽》:“豚也。”王念孙疏证:“之为言冥也。”《玉篇·豕部》:“小豚也。”《集韵·青韵》:“或从犬(作猽)。”《玉篇·犬部》:“猽,小豕。”。莫经切,平青明。
“莫”,猪也。按:(豕殳)yì也。《说文·豕部》:“上谷名猪豭。”营只切。《龙龛手鉴·豕部》云:
【(殁)〔歹换豕〕】猪别名也。音没。
江西赣州盘龙(客话)“给猪配种”叫“牵苗,牵,交配(雄公→卵牵根奸干→搞交姣);“苗”,猪也。《正字通·豕部》以为是“(豕殳)”之讹。又“(豕母),豕也。”(《玉篇·豕部)莫后切。如果从“→(殁)〔歹换豕〕→(豕母)”看,未必是讹字。
??r?I"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9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