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直播带货进入冷却期。
2022年,直播带货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不再有独角兽。
李佳琦消失三个月,而后在2022年9月正式复出。
期间东方甄选双语直播爆火,一度带动了新东方股价。
罗永浩在宣布退隐之后,携交个朋友从双十一开始,重新现身淘宝直播,双十二期间李诞再入淘。
然而没一切都显得那般波澜不惊,尤其是淘宝直播,似乎电商世界和它关联就不大。
尽管,近期又有了变化。
“我们的海味铺明天就开张了,到时记得来捧场啊!”港星陈豪的一句邀约,捧场的人涌入直播间。
只因为3月7日晚,TVB在淘宝直播开启直播带货,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超320万,累计观看人次超485万,淘宝直播账号“TVB识货”涨粉10.7万,全场销售额也突破了2350万元。
而在抖音上,TVB早就入驻,可据抖查查数据显示,其中粉丝最多的TVB识货(港式甄选)过去一个月进行了60场直播,销售额仅为7W+。
高下立判而且悬殊。
但这依然改变不了淘宝直播的各种窘境。
淘宝直播是直播带货的创造者,为什么后面反而会居于弱势地位?
奔向内容化,淘宝直播有可能从0到1培育出新的红火账号吗?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陈婷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直播带货的流量核心是内容,而不是直接的电视购物。
因此在抖音、快手的泛娱乐插入广告的体验下,单纯只是导购的淘宝直播尽管转换率极高、却很难形成增量。
内容是最终的竞技场。
直播无论是否带货,都需要内容作为基础,淘宝也不能例外。
在内容中插播广告,才能持续发展,而不是如过去一样竭力叫卖。
淘宝各种引入内容输出型主播的打法,就是为了逐步改变自己的直播生态,在保持用户带着需求来看直播而具有高转换率的同时,扩大内容的多元,让用户无论购物与否都乐意留下来看“西洋景”。
不过好在无论是对于李诞、罗永浩等红人账号,还是产业带账号,淘宝直播对他们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毕竟,淘宝直播的高转换率和消费者强烈的购物需求(抖快上初始需求都是泛娱乐),让追求更强内容电商转换率的头部主播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只是,如果说以前的淘宝直播是流量的消耗场,当下的淘宝直播,却依然没有“流量的创造场”的原始设定。
淘宝直播终归只是在转型初期,依然是消耗而非创造。
其既有造星能力依然是口碑推销上,很难直接产生在带货场景之外的内容创作者红人。
用户对淘宝直播的欲求上的习惯性(消费为主、而非泛娱乐),形成的惰性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或许有人会反驳,李佳琦和薇娅等主播可以说是淘宝直播自己培育出来的主播。
但事实上,在李佳琦、薇娅这批早期头部主播之后,淘宝直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东方甄选等现象级的红人。
淘宝之所以造星困难,就在于不是内容驱动,而是流量驱动。
从诞生方式上就能看出端弥。
李佳琦、薇娅的核心是带货,而非内容,其内容也是用自己的经验、体验来推销货品,因此诞生于淘宝。
东方甄选是以未必是商品有关内容(如知识性内容)来驱动消费者形成口碑,进而带货,因此,非商品属性的内容驱动是淘宝直播之外网红的关键。
总而言之,在全网最低价消失之后,头部主播的日子将越来越难,内容驱动将成为活下去的基本姿势,无论是在淘宝或是其他平台。
头部主播在没有全网最低价下,最终回归基本步,即:
用自己的口碑和对产品的真实体验,来带动货品消费,用信用背书、体验背书,用深耕产品的更多价值去推荐给消费者来获得收益。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新出版有《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9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