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岁月如流,军歌嘹亮。从“八一"南昌起义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历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等,最终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在各个历史时期唱着自己的军歌,为战胜当时国内外强大的敌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红军长征(油画)

建国以后,解放军(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继续唱着自己的军歌,胜利地担负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统一祖国的光荣使命。至今,人民解放军已经成为拥有比较现代化装备、具备立体作战能力的多兵种合成军队。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担负着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保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和安全、防御外国的颠覆和侵略、维护国家的安定的根本任务。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

让我们回溯战斗岁月,看一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怎样成长壮大,并用满腔忠诚谱写出自己的军歌,又是怎样踏着充满爱国热情、饱含英雄气概的军歌旋律,肩负着神圣使命而走向今天的。


一、中国工农红军与《红军歌》

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中共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全称是中国工农红军。她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发展而成,到1933年秋时,规模达到30万人,先后组建成红一、二、四等三个方面军及各地的红军游击队,陆续建立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等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人民群众一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土地革命为中心长达10年的土地革命战争。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红军帮助当地农民收割

《红军歌》虽然未被正式确定为红军军歌,但它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尽管歌词后来有改动)一道成为当时红军中传唱最多的歌曲,因而它在事实上被认为是红军的军歌。该歌曲的歌词、曲谱作者现均已无可考证,曲谱为降B调、4/4节拍。它的全篇歌词是:

同志们快拿起刀枪!

我们是工农的武装。

要打倒帝国主义反动派,

要创造人民的新世界。

敌人在发抖了,

勇敢的向前冲!

我们是无敌的红军,

拼热血头颅,

把革命完成,

这是我们神圣的战争。


二、八路军与《八路军军歌

八路军是抗战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重要的人民军队。“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实现携手共赴国难,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将在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分别任总指挥、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共45000人。在中共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各部分别挺进华北敌后,高举“团结抗战”旗帜,建立起了晋察冀等多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与日伪军展开了长期的殊死战斗:百团大战、神头岭战役……,到抗战胜利时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八路军

《八路军军歌》作于1939年冬,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为C调,2/4拍子,采用二部轮唱,当时为《八路军大合唱》组成篇章之一的《八路军进行曲》。全篇歌词如下:

铁流两万五千里,

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寇虏边疆,

慷慨悲歌奔战场。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嗨!游击战,敌后方,

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

坚持反扫荡,

钢刀插在敌胸膛,

钢刀插在敌胸膛。

巍巍长白山,

滔滔鸭绿江

誓复失地逐强梁。

争民族独立,

求人类解放,

这神圣的重大责任,

都担在我们双肩。


三、新四军与《新四军军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同年10月23日中共将在南方八省地区(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方各农村革命根据地一带)坚持了多年游击战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后通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政委兼副军长。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之后,新四军执行中共洛川会议的决策,四个支队分别开赴华中南敌后陆续建立起苏南、皖东等多块敌后抗日根据地,高举“团结抗战”旗帜坚持进行艰苦的敌后游击战,虽历经磨难,如遭遇黄桥决战、“皖南事变”等,一直坚持在大江南北英勇抗击日伪军。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新四军时期的陈毅。左起:李一氓、袁国平、粟裕、陈毅、王集成、周恩来、邓子恢、项英

《新四军军歌》诞生于1939年皖南新四军政治部文化队,一般认为由陈毅作词(学术界也有由“有陈毅参与集体创作”一说)、何士德作曲,G调4/4拍子。全篇歌词如下: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着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

千万里转战,穷山野岭。

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着我们的斗争!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东进,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东进,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东进,东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

任我们纵横的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

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

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

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

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前进,前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前进,前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前进,前进!

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四、解放军与《解放军军歌

1946年6月底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坚决还击。从同年10月起。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命令,中共所辖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以及各地游击队等人民武装陆续改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分布在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东北等地。与此同时,产生于1939年冬、属于当时《八路军大合唱》组成部分的《八路军进行曲》,即《八路军军歌》经修改部分歌词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

该歌曲的歌词,曲谱分别也是《八路军军歌》的词作者、曲作者公木、郑律成,为C调,2/4拍子。全篇歌词如下: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看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直到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这军歌伴随着解放军相继击退蒋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对西北、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又伴随解放军挺进中原,接着又伴随解放军进行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大决战序幕,进行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最后进行渡江战役直至迎来新中国的诞生。随后,这军歌继续伴随解放军进军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前后共歼灭蒋军807万人。1988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此《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至今,这首雄壮激昂的军歌继续响彻在祖国的大地!


五、志愿军与《志愿军军歌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不久,美国一方面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它为首的“联合国军”投入朝鲜战争,另一方面美国派出第七舰队,进驻台湾并封锁台湾海峡,并且派空军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新中国面临生死抉择,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毅然决然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以解放军的东北边防军为基础,经充实和强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志愿军主力部队于10月进入朝鲜北部参战。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由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该歌曲也为C调、2/4拍子。全篇歌词如下: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

打败美国野心狼。

从工农红军到解放军,5首军歌看我军发展史,第5首歌词痛击美国

《板门店协定》签署

当时这支军歌不仅回荡在朝鲜三千里江山,而且响彻在我国国内。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一道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代价,终于迫使敌军签订了结束战争的《朝鲜停战协定》(即《板门店协定》),这场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我国的安全和朝鲜的独立。《志愿军军歌》,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象征,是新中国自强奋斗的见证!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1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