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是多少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是多少

“对咱们组这篇论文很有自信。这样的杰作要是拿不到奖才不正常吧!”

“心里一片空白,非常平静,神奇。”

“当时我在寝室打游戏,同学冲进来告诉我这件事,一开始并没有太大的感触,后来觉得还是非常惊喜。”

“第一反应当然是惊讶!”

“我心里更多的是惊喜,转而变为一种释然,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的释然。”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是多少

复旦管院2020级本科生 邱奕珲、黄河、池正昊、周正、邓天宇

202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下文简称“国赛”)成绩于11月6日揭晓。晚上9点57分,五名斩获一等奖的本科生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池正昊、邓天宇、邱奕珲、黄河和周正都获得了一等奖。“2020年12月,管院同学获‘国赛’一等奖的消息传到我们寝室,邓天宇拍桌子大喊,‘兄弟们!数模冲否?’”回忆起决定组队参赛的那一刻,池正昊脑海中跳出了这个画面。很巧,池正昊、邓天宇和邱奕珲来自同一个宝藏寝室:邯郸校区本部10号楼115寝室。

宝藏寝室第二次拿下建模大赛一等奖

这是115寝室第二次拿下建模大赛一等奖。2021年2月,三人组队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下文简称为“美赛”),获得了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优异获胜者”)。

“我们在‘美赛’中选的题目属于政策类,对编程和数理背景要求不高,那时的我们在建模技能上可以说是‘小白’。经过了两年的学习修炼,我们在建模知识和技巧上都有了更好的基础,补足了短板。”拍桌子决定参赛的邓天宇想用“这样一场三天三夜的战斗来提振一下自己。”邱奕珲的心态也很相似,“参赛之初主要抱着体验不同风格比赛以及锻炼问题分析、数据处理能力的心态,也检验一下上学期网课学习统计软件的成果。”

“国赛”一共给出三道题,A题主要是力学为主的物理题,B题是几何为主的数学题,C题是结合实际背景的数据挖掘。115寝室选择了C题,题目给出了一些玻璃文物的风化数据,要求参赛者进行分类和分析。难点在于数据本身的结构特点。首先作为成分数据,有求和等于1的性质,分析这类数据时需要特殊的手段。其次数据量比较少,维度比较多,机器学习这种“黑箱”模型可能没那么适合。“必须要在短时间内为这个数据量身定制一套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参赛小组会分工为编程手、建模手、写作手,115寝室小组并没有明确的分工。邓天宇把这归因为“你会的软件我也会用,你能想到的模型我也玩得溜,我们之间的知识没有壁垒,交流沟通效率很高,能把更多时间用在问题本身。”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是多少

有默契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面对这种类型的数据,三人都没有处理经验。所以池正昊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阅读相关书籍以求找到灵感,同时邓天宇和邱奕珲按常规处理来进行后面的建模。当然,这样的分工也需要冒一点风险,比赛第二个晚上,池正昊毫无进展,甚至在思考要不要就此放弃,“但是我的队友给予我足够的包容,他们已经在用常规方法推进,所以我可以再花一段时间找到能兼容他们工作的方法。”

运气很好,他们找到了办法——CLR处理。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论文排版的挑战。他们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了。邱奕珲说“好在我们三个人都比较熟悉latex排版,因此可以分头撰写文章内容,最后利用共享文档同步进行排版,几乎是压着截止时间,我们提交了论文。”

“参加过‘国赛’的大学生活对我来说才完整”

黄河和周正的组队则是在一节体育课上完成的。他们俩在大二的体育课上相识,彼此之间有很多的共同话题。比赛报名前一个月,想着要组队的周正“正巧在体育课上遇到了黄河队长,我问了他能不能一起组队。后来来自计算机学院的柳世纯加盟,我们组队成功。”

他们选择的是A题。三人都有参加物理竞赛的背景,所以在理解这道题和理解模型方面有一定优势。难度则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模型的假设,尤其是物理题的假设直接关系到物理模型的构建,一旦检验失败就得推翻重做,时间损失很大。一方面是题目本身的模型比较复杂,参数非常多。

黄河和周正的小组有着更加明晰的分工。黄河是队长,主要负责建模部分,并掌握整篇报告的实时进展。柳世纯主要负责算法部分,随时和黄河进行模型和算法的校对。周正主要负责整篇报告的整合和撰写。“当然,分工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在任何一个部分需要的时候,我们都会参与进去。”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等级是多少

解题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来自分析振子和浮子的纵摇运动,其中关于转轴处的参考系变换是最难的。“我们在五教的小教室里思考、讨论了整晚,在分析了所有可能的模型之后,借助已知参数进行大致的估算,得到了最终的简化模型。”在模型进展缓慢时,柳世纯稳步攻克了算法中的难点,并通过查阅文献成功计算出问题二的解析解,给了团队很大的激励。

周正表示“组里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黄河作为组长发挥了他的领导力,在中期模型建立陷入僵局的时候沉稳指挥,带领团队完成了模型的修改和试错,在突破难点的同时统筹协调其他进程,保证了总体进度。”

“脚踏实地解决问题比单纯追求技巧要来得实在”

数学建模竞赛非常看重“对症下药”,很多看似炫酷的算法都有着比较苛刻的适用范围,如果盲目追求算法的复杂性就容易陷入圈套。邱奕珲在得知获奖消息后第一时间开始了复盘,“比如今年C题的样本量小,很多机器学习的算法训练效果不理想。学习数学建模要以思路清晰、方法准确为首要目标,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比单纯追求技巧要来得实在。”

5位同学都表示,在运筹学和统计软件等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在学院得以锻炼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是脚踏实地以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帮助到自己的成长。

统计软件这门课程上学习到的R语言是大家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的主要工具,里面丰富的程序包也为大家节省了大量时间。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等课程是理解数学模型的基础,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某类模型能够解决特定的问题。

池正昊提到“大一去旁听技科的数分,对我看懂那本书有很大帮助”正是这本书,帮助小组找到解题思路。“当时去旁听的时候,完全不知道那些知识在未来会用得到。所以一定要踏实读书,多学点看似和专业无关的知识,多听点好课。”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zoodoho@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4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