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刘,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每天和你一起【纵论经管】,分享【人生百态】〕
“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在他的著作、文章、视频中,表达的都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拳拳关爱之心,被广泛赞誉为“良心教授”。笔者也拜读过温教授的多部大作,观看过温教授的多期讲座视频,对温教授同样心存敬意。
在一期视频中,温教授讲到了制约农村金融与投资的问题。分析了金融资本不愿下乡的原因,提出了破解之策。
然而,其中有些说法,让本人颇感困惑!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01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
在这一期视频中,温教授分析了金融资本不愿投资农业的根本原因,是利益群体“固化”。在农业之外的购销、加工、批发、保险、金融等各个可以盈利的领域和环节,形成了各种利益群体。
这些利益群体的结构已经固化,要他们让渡其利益是难上加难。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温教授的建议是:
为了化解商业化金融对小农经济的担心。
首先,组建农村综合性合作社,将金融、科技、农业等要素等包含在其中。将现有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为新型集体经济。
其二,将中央财政已经投入到农村的公路、水利、电力、旅游等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所形成的巨量资产,以PPP方式,作股注入到这种合作社之中,转化为农村集体资产。
其三,将村民拥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性资产,村集体范围内的古建民居等物业资产,量化为可计量的资产,也入股到农村综合性合作社。
最终的结果是,为金融资本下乡投资提供一个安全性担保的基础。金融资本有了这个基础就会敢于下乡了。于是,农村的金融生态改善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了。
温教授的这一套设想,有没有实施的可行性呢?也许,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却很骨感。或者说,温教授是一个为农民操碎了心的、可爱的教授。
02 金融资本为什么不愿下乡
我们知道,金融资本投资的核心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金融资本不愿意下乡的根本原因,是投资于农业领域时,常常难以满足金融资本的这三个基本诉求。
金融资本的本质一定是追逐利润的,并且利润越多越好。因此,从根本上讲,金融资本都是锦上添花的、都是嫌贫爱富的,很难能做到雪中送炭。
商业金融进入农村市场,一定会体现出商业投资的本质,就是以快速追求利润为目标。
而农业是一个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行业,是一个周期长的行业,一年一个周期。并且,农业生产收益低,甚至为负收益。所以没有多少金融机构愿意投资到这种慢收益的生产领域之中,这是一个客观现实。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农村需要资本下乡,但无法满足金融资本的这些诉求。而资本一旦下乡,就一定会寻找一切机会满足这种诉求。
在上述三个原则中,金融资本首先注重的是安全性。比如,银行贷款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提供抵押物。这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出发,必须考虑的问题。
但是,农村中大量的资产是非标的,不太可能作为抵押物。因为种植业、养殖业的产品,受产地、季节、气候、市场等的影响太大,导致产量、价格的波动很大。
比如獐子岛的海参就喜欢游来游去,一会儿变没了,一会儿晒死了,一会儿又咸死了。
银行如果以这样的资产作为抵押物,承担的风险是很大的。
这里,我们单从安全性角度,看一看温教授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案。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问题,另文讨论。
03 温教授的具体方案
从满足金融资本投资的安全性角度,温教授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第一步,组建村集体合作社,与在农村有投资项目的公路、水利、电力、旅游等政府背景的国企开展PPP合作。
第二步,将中央财政投入农村的公路、水利、电力等巨量固定资产,转化为农村集体资产。
第三步,结合村民拥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性资产,村集体范围内的古建民居等物业资产,并通过资产量化,就变成了可计量的资产。
第四步,资产组装与分配。将这些资产按地域范围,分到每个行政村。村集体的干部变成合作社资产公司的负责人,村民变成股东。
第五步,金融资本看到村民有这样“雄厚的”资产实力,就敢于下乡投资了。于是,农村的金融问题就解决了。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04 温教授的理由
理由一、中央财政在农村投入了巨量的投资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央财政最大的开支就是“三农”。一年要投一两万亿,因此,形成了巨额的资产。
这么多年的投入,放在一起,有几十万亿之巨。其中有相对一部分是投在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上。
这些投资大都是行业部门在投。比如公路部门在农村投资修路,形成了巨大的路产。虽然路在农村,但是帐目记在公路部门。公路部门为此还替国家承担不少债务。
同样,水利部门、旅游部门、电力部门,都在农村投资建设了许多的基建设施。
理由二、这些投资变成了沉没成本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因为农民是高度分散的,缺乏承载这些投资的载体。所以,这些投资都演化成了沉没成本。
因为资产管理部门在城里,而投到农村的设施变成了管不了、管不好、管起来不合算的资产。
比如,公路的日常养护与管理,路产水毁后的修复,电力设施的损坏,村民是不会关心的。
因为这些资产不是农民自己的,农民不会有积极性对这些资产进行维护与管理的,农村的干部群众都不会去管。
理由三、怎么样让这些投资活起来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温教授建议是,通过PPP方式,按中央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针,国企与农村合作社相结合,把国企投入到农村的资产,转化为农村集体资产。
按村集体的行政范围,将投资在每个行政村的中央投资资产,作股到将近50万个行政村(或者200万个左右的自然村)。这样,每个行政村就将拥有几百万上千万的资产了。
村集体的干部就变成了坐拥几百万上千万资产的公司的负责人。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同时,推进农村集体的公司化改制。将政府投入到农村的资产作股量化到每一户,每一户都变成股东。这就实现了“村民变股东”的目标。
再将村民拥有的资源性资产作股量化到集体。
这样,政府给村民一份,村民量化过来一份。村民就拥有两份。这样,就提高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
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公司化改制的财产基础。
这样,就将农村非标的资产量化成了可标价的资产。
同时,将农村的一些民居古宅保留下来,作为物业资产,也可以计入合作社。
这样,政府投资的固定资产,村民自己的资源性资产,加上物业资产,就形成了几百万亿的巨额资产存量。
以这些资产作为担保,金融资本就会打消顾虑,投资的安全性问题解决了,就会大胆地在农村投资了。
05 对温教授方案的疑惑
温教授的设想和方案,体系很庞大,是不是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下面的四句话。
将村民集中在一起,组建一个合作社;
接手公路、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在当地已经建成的项目,并运营这些项目;
将村民自己拥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资源性资产,村民住宅等物业资产,打成一个包;
几个资产叠加一起,为金融资本下乡壮胆。
如此做法,让人有以下疑惑。
疑惑一、温教授设想的农村合作社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是华西村、南街村这样的形式吗?
农村从大集体到生产责任制,再到分田到户单干,其中的历史经纬,大家都耳熟能详。当然,也有个别保留大集体方式的,如南街村、华西村就是典型代表。但其成功的经验不具备普遍的推广意义。
比如,这两个村里,村民是股东,可以享受村集体收益的分红,可以享受各种福利。但是,还有众多的外来打工者,在村里的企业上班,打工挣钱。但他们不是股东,不能享受分红。
那么,村里村外的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外来打工者为村里的人创造剩余价值,这两个村的模式,能长期走下去吗?
疑惑二、温教授设想的农村合作社与现在的村民委员会是什么关系,是由带行政功能的村民委员会代管,或者干脆就是由其转变而来,还是另起炉灶?
各家各户单干之后,在市场竞争逾来逾大的今天,规模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于是,各种各样的农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但是,这些合作社大都是专业性的。如种西瓜的合作社,种粮的合作社,养鸡的合作社等。他们普遍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不具备行政职能。
我理解,温教授要建立的合作社,是一种带有行政功能的合作社。也就是与村一级行政机构并存的合作社。然后,将现有农村集体财产股份化,改制为公司。
否则,不可能承载国有资产入股的功能。更不可能有决定村民拥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管理职能。
那么,问题来了。这类合作社按什么法律条文来建立呢?合作社的章程须遵守哪些法条呢?合作社法人和村干部是什么关系呢?合作社盈利的分配方案谁来监督呢?亏损由谁来承担呢?
目前的村级行政组织是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自治条例》选举产生的。如果温教授所设想的农村集体合作社就是由这些组织转制而来,法理依据何在呢?
还有一个问题,合作社的董事长、总经理就可以名正言顺由村支书、村长担任吗?
![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资源性资产包括哪些内容和形式](https://www.zoodoho.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图片来自于温铁军教授的西瓜视频截图
疑惑三、中央财政在农村投资所形成的公路、水利、电力等资产,如何作股计入村集体合作社?
要将资产变为股权,首先要明确拥有这些资产的主体,其次是资产的准确计价。
首先,投资主体的理顺较困难。
中央财政在农村的巨量投资,修建的公路,水利,电力,旅游等设施,其投资主体十分繁杂。要理清这种关系,非常困难。投资主体理不清的话,怎么样搞PPP入股呢?
其次,是这些资产如何准确计价的问题。涉及到建设期投资的计算,运营期资产的构成与核算。
以笔者熟悉的公路项目为例,在《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JTG3830-2018)》中,公路工程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土地使用与拆迁补偿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
形成的资产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
投资、费用、成本、价格、资产、负债、收益等的清算,工作量巨大。
第三,这一类型的项目,其资产具有不可分割性
公路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概算、预算,资产的折旧、摊销,一般都是以一整条路为对象来衡量,不可分割。
现在,要将其拆分到各行政村范围,有多长的路,有几座桥,几个隧道,几个涵洞,其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即算分开了,建安费如何算?土地费如何算?太难了。
所以,这种按行政村区划,将区划内的公路、水利、电力等资产,作股计入村合作社的做法,很难实施。
疑惑四、即使将中央财政在农村投资所形成的公路、水利、电力等资产,作股计入到村集体合作社,能运作下去吗?会产生效益吗?金融机构会认可吗?
公路、水利、电力,是很讲究整体协调运行的,不可能分割到各村各组独立运行。同时,从日常运营、保养维护等,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工作。如果分割到了行政区划的村合作社,由谁来统一协调呢?
其次,中央财政投资于农村的这些工程设施,其实都很难产生大的直接效益。
这些水电路项目,有些就是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建设的。有些资产,看似很壮观,其实没有什么市场价值可言,不可能拿到资本市场进行交换。其原来的运营管理部门,拿在手上就是一个鸡肋。
比如,以公路为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是可以收费的,但它们大都是封闭运营。与途经的村组没什么关系。村合作社不可能以此路经我地,交上买路钱为由,去吃一口唐僧肉。
而现在的二级及以下公路都不能收费,村合作社拿了这样的资产去银行抵押贷款,银行怎么可能会认可呢。
总之,看了温教授的视频之后,先是为他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设想、建议所吸引。但细思细想,又觉得温教授的这些设想似乎太感性了,温教授似乎总是用简单片面的观点,来解释那些巨复杂的事件。这就不由得担心起,能否真正实施的可能性来。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5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