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落叶的归根,是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始……我的父亲也是万千大白中的一人,哪怕一个对医学一无所知的普通人,也尽力将生命的不可思议发扬光大。”这是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八(2)班吴欣一在班会课上写的一段话。在该校“云享·心语”心理工作坊的指导下,全体班级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为疫情中的学生和家庭注入了一股蓬勃的生命力量。
长期疫情居家网课,学生难免会出现失落、焦躁、压抑的心理状态。为此,留云中学“云享·心语”心理工作坊先为全体班主任开展了主题为“滋养生命之花常盛”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研修。心理老师殷婷从“生命的意义”“自我保护”“面对挫折与困境”“危机干预”四个角度,向老师们分享开展主题班会的教育话题与素材。
接着,六至九年级班主任们纷纷结合班情、生情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他们有的带领学生们绘制“生命线”和“生命心愿卡”,引导学生去挖掘生命中美好的瞬间,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生活;有的以陈肖前副校长的《方舱小课堂》为视频素材,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面对逆境时的应对方式;也有的组织学生们创作“生命箴言”,挖掘属于孩子们的生命价值与人生目标……
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但随着老师们的思路积极思考、参与互动,并能从自身角度去挖掘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同时化身为“能量天使”,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同伴中进行宣传和传播。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调动班主任、全员导师和心理老师力量对学生开展全面关心关爱工作,许多学生的父母作为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志愿工作者在抗疫一线贡献力量,他们的奉献精神不但言传身教地传递给孩子们,也让孩子们在对生命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再用切身的感受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比如,九(3)班何夏朵就写道:“我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她不畏艰险,每天坚持高强度的工作,积极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践行了‘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用行动证明了生命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奉献,努力为社会发热,我会把自己培养得更加独立自主,让妈妈安心工作,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2)班刘听菡则表示,“我的妈妈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上海此次疫情爆发后,妈妈就一直待在居委会没有回来。每天都在组织居民做核酸,分发物资和抗原,摸排数据……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妈妈了。一开始我很羡慕别的同学爸爸妈妈都在家陪伴着他们,也经常会想妈妈要是能陪着我就好了,每次想起妈妈,心中总是会有些许伤感。但当我上完生命意义的班会课后,我明白了妈妈舍小家为大家是为了给社会做贡献,是在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我也要认真学习,不让妈妈操心,等疫情结束妈妈就能回来陪我了!”
校方表示,通过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的全面开展,一线抗疫人员和志愿者子女的个别关爱,学生们不但在疫情居家学习背景下学会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也在结合身边实例的探讨过程中了解生命的可贵与不可复制,更能在感悟生命之美好的基础上,以积极、自律、充满信心的姿态面对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挫折与困境。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79083855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oodoho.com/7380.html